研討會
7月18日「區域經濟整合與川普經濟政策之最新發展」照明公會說明會
- 發佈日期:
- 最後更新日:
- 資料來源:
- 瀏覽人次: 563
- 活動日期: 106年7月18日(二) 14:00-15:40
- 活動地點: 中華經濟研究院B003會議室(台北市大安區長興街75號)
- 主辦單位: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 協辦單位: 台灣區照明燈具輸出業同業公會
- 聯絡人姓名: 洪小姐/金小姐/江小姐
- 聯絡人電話: 02-2735-6006#5067/02-2397-7577
- 聯絡人Email: biwda@cier.edu.tw/donjin0919@cier.edu.tw/tmp-yunc@trade.gov.tw
- 相關連結: http://seminar.cier.edu.tw/Regfrm.asp?id=20170718
川普認為從2000年至今,「不公平的貿易」導致美國貿易逆差金額直線上升,製造外包造成美國內工廠關閉及失業率上升,使其國內貧富差距與所得分配不均之問題日趨嚴重。因此川普政府強調「美國優先」的新經貿政策,重視「公平貿易」並強化「製造業回流」相關政策,上任後立刻退出TPP、提出重談雙邊FTA、解決美國貿易逆差、並陸續提出稅制改革以吸引對美投資。這些新政策不僅將重組美國供應鏈,亦將使國際企業隨之調整投資生產佈局,進而影響位居美國產業供應鏈的臺商企業,以及國內的生產及與美國之貿易關係。在美國川普積極追求「公平」貿易的同時,包括歐盟、日本、東協、乃至中國大陸均仍致力於提倡「自由」貿易的重要性,各個雙邊及巨型區域經濟整合亦仍持續進行著。
臺灣照明燈具產品主要出口市場包括歐美地區、日本、中國大陸及東協國家等。且就生產模式而言,臺灣業者多為代工生產,如東芝、飛利浦、歐司朗、奇異等皆是臺灣廠商的主要客戶。而配合國際大廠的生產分工,由臺灣廠商接受OEM訂單,出口中間財至第三國的加工保稅區加工,並利用該國與他國FTA優惠出口則是臺灣企業主要生產模式之一。故可知,美國經貿政策的調整以及區域經濟整合發展,均可能對台灣企業的投資生產及經貿布局產生影響。
為使臺灣照明燈具業者更了解區域經濟整合發展與美國政府經貿政策,以及臺灣政府在此等背景下所推動的「新南向」政策,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特別舉辦「區域經濟整合與川普經濟政策之最新發展」座談會,邀請產官學各界專家,就全球經貿局勢變化,及美國新經貿政策等議題進行意見交流,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